
吉利丁、果凍粉、洋菜粉等是製作甜點、冰品會經常用到的凝固劑,它們的來源、特性不同,用法也有頗大的差異;根據不同的料理來選擇,就能做出追求的口感。在使用之前,先來了解它們的基礎學問吧!

吉利丁 Gelatine
從動物(通常為牛、豬或魚)皮或骨頭等結締組織中提煉而來的膠質,亦稱作動物膠、明膠,屬於葷食,本身帶有少許的腥味。吉利丁片呈現半透明黃色片狀,一片23x7cm的份量約重2.5g,依廠牌不同會有些許差異。另外也有粉末狀的吉利丁粉(Gelatine Powder),兩者可互相代替,不過要注意用法差異。


吉利 T Jelly T
主原料為天然植物海藻萃取而成的海藻膠,經過加工、調配比例製成白色的植物性粉末,屬於混合類植物性膠質,一般來說素食者也能食用;不過各廠商配方不同,購買時務必檢視成分表,也建議依照包裝指示使用。
加入吉利 T 的成品在室溫下就會凝結成凍狀,口感介於吉利丁粉和洋菜粉之間,外層微脆、內裡Q彈滑嫩,適合用於製作果凍,也叫作果凍粉。

吉利T口感介於吉利丁和洋菜粉之間,最適合用來製作杏仁豆腐。
怎麼使用?

STEP 1:為了避免遇水結塊,吉利 T 使用前必須先和砂糖充分混合均勻。

STEP 2:再加入冷的液體中,以小火加熱至80度以上、完全融化即可。降溫後就會慢慢凝結,完全冷卻後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跟吉利丁粉一樣,是要「把粉倒入液體中」,而不是「液體加入粉末中」,否則會難以攪拌。
吉利丁、吉利 T 不一樣
吉利丁、吉利 T 兩者很容易搞混,前者是動物性膠質、室溫下不會凝固,可以跟冰涼的液體(如鮮奶油)混合,適合製作幕斯;後者屬於植物性膠質,在室溫下就會逐漸凝固,所以不適合用於需要加入冰涼液體的食譜中。
洋菜 Agar
從海藻石花菜中提煉而出,又稱作植物性吉利丁,分成條狀與粉末狀兩種。洋菜一般多用來製作果凍、咖啡凍甜點,成品的彈性差、Q度低,且口感脆脆的、硬度高。
洋菜冷卻至40℃以下就會開始形成凍狀,因此製作的成品可以存放於室溫下不會溶解,如傳統臺式點心「菜燕」就是以洋菜粉為凝固劑。

果汁加入洋菜粉製成的緬甸甜點:摩摩喳喳,口感脆口。
怎麼使用?
洋菜必須加熱至80~90度以上才會溶化,加入冷的溶液中必須煮至微滾,完全溶解後再冷卻至室溫形成凍狀;因為凝結溫度較高,建議成品趁熱裝入模型中。

【洋菜條】剪小段,泡入冷水中約1~2小時直到軟化。取出瀝乾,直接倒入欲凝固之液體,以小火煮至完全溶解,最後再加入糖攪拌均勻,關火後稍微就能填充入模型中,完全冷卻後再放入冰箱冷藏。

【洋菜粉】洋菜粉也建議先與砂糖先混合均勻,再加入冷溶液中煮至均勻溶解,即可關火入模、冷卻並冷藏。或是在冷水中下洋菜粉拌勻,放入溶液中煮至全部融化,再添加砂糖。
寒天
從日本流行而來,這幾年非常熱門的「寒天」也是從藻類的細胞璧萃取而出。寒天富含植物性纖維,能增加飽足感而成為許多追求營養、減重族群常用的原料;除了膳食纖維,寒天也富含許多營養,維生素與礦物質一般被認為比洋菜來得豐富,故價格比較昂貴。
寒天的吸水性相當強、凝固力也高,使用量不必太多;另外它和洋菜一樣,在常溫室內就能夠凝結。市面上常見的寒天製品是寒天條與寒天粉,融於攝氏70~80度的熱水後,放涼即可凝固,多用於凍類點心如羊羹、果凍或涼糕等;寒天條亦可洗淨、泡軟後直接與調味料拌勻,當作涼拌菜增添口感和飽足感。

寒天條。

寒天粉。
怎麼使用?
寒天使用起來相當方便,不需泡水直接使用,鍋內放入欲凝結的冷液體中,加入寒天粉或寒天條後混合均勻;再開中小火煮沸,一邊煮一邊攪拌,直到全部溶解。趁熱倒入模型中,完全冷卻再冷藏至冰涼就能食用。

使用寒天製作的涼拌菜。

果凍粉
簡介:
果凍粉是自海藻等植物萃取而成。屬植物性凝結粉。在室溫就會開始凝固,不適合與冰冷的液體混合使用,不適合使用於慕斯類成品。
效果:成品質地稍軟,口感介于吉利丁與洋菜之間。
使用份量:1克的植物性凝結粉使用37CC的液體
做法:
1. 果凍粉與糖拌,混合均勻。
2. 再倒入液體(果汁或牛奶)中混合均勻(順序一定要將果凍粉倒入液體中,不能相反,否則會使果凍粉凝結,不好攪拌)。
3. 再放上瓦斯爐上小火加熱至溶化即可。
4. 降溫後,在室溫中就會開始凝結。
5. 完全冷透後放入冰箱冷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