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女性是最可憐的一代,經歷了這8件事,件件扎心,你認同嗎?

60後是1960-1969年出生的人口,60後女性是最可憐的一代,她們大致經歷這8件事,件件扎心,你認同嗎?看看有你沒,我的60後姐妹們:
1、60後女性從小就做家務,帶弟弟妹妹。60後的父母一般都生3個以上子女,如果老大是60後女孩,下面還有一群弟弟妹妹,那麼老大的責任就大了,除了上學還要幫父母做家務,帶弟弟妹妹,自己還是個孩子,卻活成了「小大人」。

我是63年出生的女性,我7歲就做飯,讓下地幹活的父母回家來了個吃上熱乎飯,我最拿手的菜就是炒土豆絲。我下面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我最小的弟弟比我小9歲,我上學背弟弟去,放學背回來。我讀高中的時候是走讀生,中午回家吃飯還得喂豬,童年的我就是父母的好幫手。
2、60後女性結婚沒有彩禮沒有房子,純粹的「裸婚」。60後女性結婚的時候,不時興要彩禮,結婚租房,都是夫妻倆一起奮鬥,白手起家,自己奮鬥買房子。60後女性找對象,對方家庭孩子多,給不起彩禮,給不了房子,那是房子是單位分配的,父母都是農民,沒機會分到房子,結婚只能租房。

3、60後女性生娃沒人幫帶,既上班又要帶孩子。那時候,孩子小的時候請人帶孩子,孩子4歲送幼兒園。為什麼雙方父母都不給帶?因為父母要種地,子女家都有孩子,帶不過來,誰的孩子誰帶。哪像現在的年輕人,父母給帶孩子,回家連家務都不做,孩子就像給老人生的,不知道誰慣的?
記得我那是上班前把孩子幼兒園,下班接孩子,買菜,做飯,吃完飯輔導作業。一邊做飯,一邊帶孩子,晚上孩子睡了,做家務,擦地板,洗衣服,準備第二天的早餐。沒人搭把手,也把孩子拉扯大了。

4、沒錢父母也幫不了,只能自力更生。父母不管你要錢就燒高香了,逢年過節還得給父母買年貨的錢,平時手頭緊了,別想去父母那裡借錢,去了也沒有,他們壓根沒有錢。
5、60後女性年輕的時候孝敬婆婆,有好吃的給婆婆吃,逢年過節給婆婆買衣服,給婆婆過生日,和妯娌比著給婆婆買衣服,看誰買的衣服好看,對自己媽都沒有對婆婆好。

6、60後女性容易熬到自己當婆婆了,結果變天了,婆婆不吃香了,得幫兒媳帶娃,貼錢,做家務,還不落好。過去是怕婆婆,現在是怕兒媳,60後女性兩頭占不到便宜,可憐吧。
看到一位60後婆婆發的文:我用心熬了幾個小時的羹,端給兒媳喝,兒媳滿臉嫌棄,全然不顧我的操勞和感受。兒子結婚後,我不僅要照顧兒子,還要照顧兒媳和孫子,退休後不敢旅遊,不敢打麻將,沒有自己的愛好和私人時間,被兒子一家套牢了,我就是出錢出力,也換不來兒媳的好臉。自己每天謹小慎微,就怕惹兒媳不高興,兒媳還是經常以離婚相逼,兒子豆角抽筋兩頭受氣,我既心疼又無助。
兒媳花錢大手大腳的,我們還得拿退休金幫兒子還貸,攢養老儲備金太難了。
這位60後婆婆道出了全體60後婆婆的心酸。

7、60後女性退休了,還得照顧老人,她們是照顧老人的最後一代。60後出生在多子女家庭,雖然照顧父母和兄弟姐妹輪流,但是,她們不僅僅要照顧父母,還要帶孫子,忙得腳不沾地,退休了,很少有在家安享晚年的,不在本地帶孫輩,就是去外地帶孫輩,只能在朋友圈看別人發的旅遊照,不知道孫輩大了,自己還能不能走的動?

8、60後女性響應國家的號召,只生一個孩子。60後的子女的結婚對象也是獨生子,他們面臨給四位老人養老的難題,所以,60後女性指望子女養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她們老了只能去養老院。可以說,60後女性對子女的付出最多,可他們最終還靠不上子女,是去養老院的一代。
總之,60後女性經歷過沒彩禮、沒給房、經歷過計劃生育、經歷過生娃沒人幫帶、經歷過窮還沒父母幫襯,更重要的是她們以前怕婆婆現在怕兒媳,你說60後女性可憐不?歡迎評論、交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