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位詹密分享了一個嶄新且驚人的言論,那就是2011年總決賽時詹姆斯的技術已經接近完美,當年總決賽失利並非詹姆斯不行,也不是外界傳聞的所謂「8分釋兵權」,而是萊利的決策性失誤!
這位詹密跟普通的詹密不一樣,他不是那些小年輕,根本不知道當年發生過什麼事,而是一位中年大叔,他表示當年的比賽他看過,當時詹姆斯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而萊利又是一位鐵腕人物,他想對球隊有絕對的控制力,所以不想讓詹姆斯獨大。

他說當年第一場總決賽熱火打的還是原來的戰術,詹姆斯和韋德主導第三節末,一波流拿下比賽,跟賽前外界預計的劇本完全一致,熱火可以順利拿下比賽,最終拿到總冠軍。
但是第二場就很令人不解了,第一場發揮不佳的波什球權反而增加了,他有很多持球單打的機會,在此之前他很少有這樣的機會。

全場比賽命中率只有25%的波什有16次出手機會,而全場比賽命中率53%的詹姆斯只有15次出手機會,而波什在攻防兩端都被諾維茨基打爆了!
不僅如此,詹姆斯的持球減少,導致他的助攻數也比較少,這間接影響到了熱火全隊進攻的流暢程度。
第三場詹姆斯繼續低出手,只有14次出手,而波什有17次出手,並且中投准絕殺,熱火再下一城總比分2:1領先。

賽後,萊利公開聲稱熱火是韋德的球隊。
這,或許是系列賽轉折的關鍵言論。
對於一直謙虛低調,對韋德兄弟情深的詹姆斯來說,覺得哪怕犧牲自己打輔助也無所謂,雖然他一直是天之驕子,到哪裡都是第一他仍保持謙虛低調付出和犧牲的寶貴品質;既然熱火是韋德的球隊,他挪開一點位置成全兄弟也未嘗不可。

前三場詹姆斯場均20+7+7,命中率51%,場均僅出手15次,絕對比皮蓬出色。
關鍵的第四場,詹姆斯只出手11次,僅拿到8分,而韋德和波什分別出手20次和19次,這很明顯是熱火球權分配不均,高效且威懾力十足的那位沒有得到公正的待遇,這正好是對手喜聞樂見的。

一直到現在,都還有不少人認為詹姆斯不是慫就是菜,其實都不是,他就是太低調了,寧願犧牲自己成全隊友,所以才為了服從球隊的決定猶猶豫豫,心理顧慮太多,在自己強攻還是為隊友創造機會上不知如何掌握平衡。

這一點,一直到第二年客場對塞爾蒂克的系列賽第六場不贏就回家的比賽才真正根治。
最後,這位詹密總結,他認為2011年是萊利想控制球隊尤其是想控制詹姆斯的鬧劇,他就是要證明無論誰都不是球隊不可或缺的,即便是影響力強大如詹姆斯,也要給他盤著,你不是核心我們也能奪冠。

沒想到萊利玩大了,詹姆斯不站出來,熱火就無法奪冠,才有了後來確定詹姆斯為核心的會議,韋德和波什也表示跟老詹是好兄弟,自然也跟他一樣為了球隊願意犧牲球權,在大家都樂於犧牲,為團隊利益奉獻的情況下,老詹才如魚得水,也始終是最耀眼的那位,即便是在三巨頭球隊也無法掩蓋他的萬丈光芒。
不過,正是萊利這種性格,導致老詹在熱火的4年過得並不是很開心如意,始終跟萊利處於暗戰非公開對抗的局面,萊利一直沒忘記要樹立自己的權威,最終導致老詹無法忍受回到騎士。
對於這位詹密的看法,不少詹密朋友表示認同,他們表示真正的詹密都是看球的,不會盲目吹捧老詹,都非常謙虛低調有內涵,就拿2011年的季後賽來說,看過比賽的都知道在總決賽之前老詹都是熱火的持球大核,到了總決賽卻突然變成無球的高級藍領,這樣的落差無論誰都難以接受和適應,再加上當時老詹的背身還沒練出來,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這也是因禍得福,老詹也表示在那次總決賽失利後,痛定思痛、發憤圖強,練出了背身、無球、投射......最終成為斷檔聯盟第一人。

還有人認為當年東部決賽老詹鎖住當年的MVP羅斯是經典戰例,他就是熱火打進總決賽的最大功臣,結果到了總決賽不給他球權了,那還怎麼玩?
當年的比賽老詹已經展示出不錯的背身技術,至少比波什靠譜很多,結果總決賽突然增加波什開場背身單打,而老詹不讓去低位,確實是球隊戰術失誤。
對於這些詹密朋友的觀點,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大家是否認同?
當然,也有一些極其少數的真詹密繼承了老詹謙虛低調喜歡攢人品的特質,他們表示當年老詹是被對手的防守策略限制住了,老詹喜歡推反擊,而且還有同樣快速、反擊也是一把好手的韋德相助,更是如虎添翼。對手抓住這一點不給老詹反擊的機會,打陣地戰老詹沒那麼擅長,自然就不敢過多投籃,他是一位理智且充滿智慧的球員,不會輕易出手,只會在有把握的時候出手,他不會投那些不合理的球,他是一位真正的團隊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