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皺巴巴的兩百元鈔票,被丈夫趙強隨手拍在桌上時,輕飄飄的,卻像一記無聲的重錘,砸在了李婉清的心上。
「媽六十大壽,這錢你拿著,看著操辦一下,簡單點就行,自家人吃個飯。」趙強說得雲淡風輕,眼睛都沒從手機螢幕上移開。李婉清捏著那兩張薄薄的紙幣,指尖冰涼。兩百塊,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要為一家之主的婆婆辦一場體面的壽宴?她感到一種荒謬的窒息感,以及一種熟悉的、被輕視的憤怒,正悄然蔓延。
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壽宴,更是她在趙家地位和價值的又一次無聲考核。而這區區兩百塊的開局,似乎早已預示了這場考核的結局。一個大膽而叛逆的念頭,在她心底瘋狂滋生,她決定,這次不再沉默。
章節二:慣性的重量
廚房裡,水龍頭滴答作響,陪著李婉清洗刷著晚餐的碗碟。油膩膩的水漬濺在她有些發舊的圍裙上,留下深淺不一的印記。
客廳里,傳來丈夫趙強和兒子小輝看電視的笑聲,還有婆婆偶爾插話的嗓音,溫和而滿足。這看似溫馨的場景,卻像一層透明的薄膜,將李婉清隔絕在外。她是這個家的背景板,是確保一切順暢運轉的無聲齒輪。
嫁入趙家八年,李婉清早已習慣了這種模式。趙強是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當了個小主管,便自覺勞苦功高,家裡事無巨細都成了李婉清「分內」的事。婆婆呢,表面上慈眉善目,但涉及兒子和孫子的事情上,總有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李婉清也曾是有工作的,收入甚至一度比趙強還高。但懷孕後期身體不適,在趙強和婆婆「女人還是要以家庭為重」、「我兒子能養活你」的聯合勸說下,她辭了職。這一辭,便再難回去。家庭主婦的身份,像一道無形的枷鎖,將她牢牢捆住。
她的付出被視為理所當然。地板擦得再光亮,飯菜做得再可口,孩子帶得再出色,都換不來一句真誠的感謝。反而任何一點疏漏,都會引來婆婆意味深長的眼神和趙強不耐煩的抱怨。

經濟上的拮据,是她最深的隱痛。趙強每月給的家用,剛好卡在基本生活線上,多一分都沒有。她想給兒子報個興趣班,想給自己添件新衣服,都需要小心翼翼地「申請」,然後接受趙強一番「錢要花在刀刃上」的教育,以及婆婆旁敲側擊的「節儉是美德」的提醒。
每次回娘家,她都要強顏歡笑,對父母報喜不報憂。母親偶爾塞給她的幾百塊錢,她都用來偷偷給兒子買點好的,或者填補一些趙強認為「不必要的」開銷。她的自尊,在這些細碎的事情里,被一點點磨蝕。
章節三:壽宴的「重任」
婆婆六十大壽的日子越來越近。早在幾個月前,親戚間就開始議論該如何操辦。婆婆雖嘴上說著「隨便吃個飯就行」,但話里話外,都透著對熱鬧和體面的期待。大姑姐趙娟更是提前打電話來,「提醒」李婉清:「弟妹,媽辛苦一輩子,這次壽宴可得辦得風光點,別讓親戚們看笑話。」
李婉清心裡沉甸甸的。她試探著跟趙強商量:「媽六十大壽,是大事,你看預算……?」
趙強正盯著球賽,頭也不回:「不是給了你兩百塊嗎?買個蛋糕,再買點菜自己做,足夠了。外面吃多貴,還不衛生。」
「兩百塊……」李婉清深吸一口氣,「現在菜市場一條像樣的魚都七八十了,再加上肉、菜、水果,還有定個大點的生日蛋糕,根本不夠。而且,請哪些親戚?估計得坐兩桌吧?」
「誰讓你請那麼多人的?」趙強終於扭過頭,眉頭擰著,「就自家人,爸媽,姐一家,頂多再加兩個舅舅,一桌擠擠就行了。菜你辛苦點自己做,能花幾個錢?蛋糕買個小的意思下就行。」
「一桌至少十個人,兩百塊,人均二十,這……」李婉清感到一陣無力。
「怎麼就不夠了?」趙強音量提高,「你就是不會精打細算!我媽那時候持家,一分錢能掰成兩半花!你就知道花錢大手大腳!」
委屈像潮水般湧上心頭。李婉清想爭辯,想告訴他現在的物價早已不是二十年前,想告訴他她每天是如何在菜市場為了幾毛錢斤斤計較。但看著趙強那張寫滿不耐煩的臉,她的話堵在喉嚨里,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婆婆這時正好從房間出來,聽到爭執,慢悠悠地說:「婉清啊,強子賺錢也不容易,能省就省點。家宴嘛,重要的是心意,飯菜簡單點沒關係,乾淨衛生就行。」
又是這樣。每一次,無論對錯,婆婆總是看似公允地站在兒子一邊,用「體貼」、「節儉」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將她逼進角落。李婉清低下頭,指甲深深掐進掌心。那兩百塊錢,在她口袋裡,燙得像塊烙鐵。
章節四:裂痕與決心
夜裡,李婉清躺在床上,身側的趙強早已鼾聲如雷。她卻睜著眼睛,毫無睡意。月光透過窗簾縫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冷清的光帶。
兩百塊壽宴,像一個荒誕的諷刺劇。她幾乎能想像到壽宴那天的場景:寒酸的菜肴,親戚們強裝笑顏卻掩藏不住的鄙夷,大姑姐趙娟尖刻的點評,婆婆失望的眼神,以及趙強事後必然的指責——「連這點小事都辦不好」。
她想起未出嫁時,自己也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有自己的收入和社交圈,何曾受過這種窩囊氣?為什麼結了婚,付出了所有,反而活得越來越卑微?
一個念頭再次不受控制地冒出來:既然你們只給兩百塊,要求「簡單點」,那我就「簡單」到底給你們看!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快意,混雜著巨大的委屈和憤怒,在她心中激盪。
她悄悄拿起手機,點開了外賣軟體。琳琅滿目的菜品映入眼帘。她不是要真的敷衍了事,而是要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抗議。她要讓所有人,特別是趙強和婆婆,親眼看看,他們口中的「簡單」和「心意」,用兩百塊究竟能換來什麼。

她精心挑選著。不是隨便點幾個便宜菜,而是要點一桌看似豐盛,實則總價控制在兩百元左右的「外賣盛宴」。她要讓這桌菜,成為一面鏡子,照出這個家庭對她的輕視和苛待。
這個決定讓她感到一絲恐懼,但更多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決絕。她受夠了這種隱形的剝削和壓抑。也許,是時候撕破這層虛偽的和諧了。
章節五:風暴前的平靜
壽宴那天是個周末,天氣意外地晴好。陽光明媚,卻驅不散李婉清心頭的陰霾。
一大早,婆婆就換上了壓箱底的新旗袍,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期待。趙強也難得地沒有睡懶覺,幫著擦了擦桌子,擺好了椅子,但嘴裡念叨的依舊是:「婉清,菜準備得怎麼樣了?待會親戚來了,可別出岔子。」
李婉清平靜地應著:「都安排好了。」她確實安排好了,只不過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大姑姐趙娟一家最早到,提著水果和禮物,一進門就眼睛四處打量:「喲,婉清,廚房怎麼沒什麼動靜啊?媽的大壽,你可不能掉鏈子。」趙娟說話向來帶著刺,尤其喜歡在李婉清面前彰顯自己作為出嫁女兒的地位和優越感。
李婉清只是淡淡一笑:「姐,放心,都準備好了,保准準時開飯。」
公公和兩位舅舅也陸續到了,客廳里漸漸熱鬧起來。話題自然圍繞著婆婆的壽辰,以及即將開始的宴席。大家都默認李婉清在廚房忙碌,準備著一桌豐盛的家常盛宴。
趙強看著氣定神閒的李婉清,心裡有些打鼓,湊過來低聲問:「你到底搞什麼名堂?菜呢?怎麼沒見你做飯?」
「急什麼,到時候就知道了。」李婉清的語氣平靜無波,眼神卻透著一股讓趙強陌生的涼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