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加起來都99歲了,父親50歲,女兒多少歲?」家長質疑題目出錯,老師的解釋後家長崩潰
2025-10-02 喬峰傳 反饋

小學數學題逼瘋家長:99減50不等於49?
老師的解釋更讓人崩潰!
「爸爸50歲,父女倆加起來99歲,那女兒幾歲?」
看起來是不是就是一道再簡單不過的小學數學題?
不少家長一眼掃過,直接教孩子「99減50等於49,女兒就是49歲」。
但等孩子帶著自信滿滿的答案交上去,老師卻判了錯!
懵了的是家長,不解的是孩子,爆炸的是評論區。
一位家長表示:「孩子算對了啊,這題不是挺簡單的嗎?
為什麼錯了?」

2/5
更崩潰的是,當他找老師理論時,老師淡定地說:「題目沒錯。
家長差點沒當場裂開:「你說99減50不等於49也就算了,你還說題沒錯?!」
於是,這位家長直接把題發到了網上,吐槽這道題「離譜得離譜」,網友瞬間炸鍋:

3/5
有人支持家長:「題目邏輯不清楚,考的不是數學,是忍耐力。
也有人站老師這邊:「這其實是道奧數題,要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不一定只有一個女兒。
還有網友脫口而出:「這題答案是24.5,倆女兒唄。
更有人調侃:「按這思路出題,出題老師和他爸加起來90歲,問:他爸有幾個兒子?」
這道題也引起了媒體關注,記者聯繫了老師。
老師解釋說,這題並不是常規的數學題,而是偏向奧數思維訓練——引導孩子跳出線性思維的框架,用更廣闊的視角去看問題。

4/5
「比如題目里沒有說父親只有一個女兒,那就可能是兩個女兒、三個女兒甚至更多。
」她補充說,「兩個女兒各是24.5歲,加起來才剛好49歲,符合條件;三個女兒的話可能是30、15、4……答案不止一個。
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但網友們並不買帳:
「你讓一個小學生在沒有額外提示的情況下去想『有幾個女兒』,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
「數學講究的就是邏輯清晰,題干里沒寫清楚的部分就不能默認。
「你要玩腦筋急轉彎,就別放在考試卷子裡為難孩子。
還有網友點出核心問題:「你不說明是幾個人,怎麼算都是瞎猜。
搞得像偵探破案,不像在學數學。

5/5
有人更是直言:「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建立基本的數理邏輯,不是去解密謎語。
從「題目考察孩子思維能力」到「現實中根本不可能一個父親50歲女兒49歲」,這道題讓無數人一夜之間變成「數學哲學家」。
這其實反映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教育的目的,究竟是讓孩子在基礎知識上穩紮穩打,還是一上來就搞「燒腦升級版」?
當所謂的「創新題型」變成了家長和孩子的雙重噩夢,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題目的出發點真的合適嗎?
最後想說一句:不是所有年紀都適合「發散思維」,孩子首先要學會的是看懂題、算對數,而不是去猜「還有幾個可能」。
別讓一張卷子,把數學變成了猜謎遊戲,把教育變成了智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