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想過,要不要和陳浩搬出去住。
轉機發生在一個月後,我因為一個緊急項目,連續加了半個月的班,終於病倒了。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整個人都虛脫了。
那天晚上,我燒得迷迷糊糊,陳浩急得團團轉,又是喂我喝水,又是給我量體溫。
半夜,我被一陣廚房的響動吵醒。
我掙扎著起身,走出房間,看到婆婆正在廚房裡,佝僂著背,給我煮著什麼。
聽到動靜,她回過頭,看到我,眼神有些不自然,但還是說:「醒了?看你燒得厲害,什麼都吃不下。我給你煮了點清淡的雞蛋面,暖暖胃。」
燈光下,我看到她鬢角新增的幾縷白髮,心裡最柔軟的地方,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地撞了一下。
她把一碗熱氣騰騰的面端到我面前,上面臥著一個金黃的荷包蛋,撒著幾點翠綠的蔥花。
「快吃吧,吃了出身汗就好了。」她的語氣,還是有些生硬,但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尖銳。
我坐下來,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麵條很軟爛,湯很清淡,帶著一股家的味道。我的眼淚,突然就掉了下來,一滴一滴,落進碗里。
婆婆看到我哭,一下子慌了手腳:「哎,你這孩子,哭什麼呀?是不是不好吃?還是哪裡不舒服?」
我搖著頭,哽咽著說:「媽,好吃。謝謝您。」
她愣了一下,隨即嘆了口氣,在我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傻孩子。」她說,「你嫁到我們家,就是我們家的人。我還能真跟你置氣一輩子不成?」
她頓了頓,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開口道:「那天……是媽不對。媽思想太老舊了,總想著把你們都攥在手心裡才踏實。我年輕的時候,家裡窮,苦日子過怕了,總覺得手裡有錢,心裡才不慌。我管著你爸和阿浩的錢,不是想自己花,就是想給你們多攢點家底。沒想到……唉,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
那一刻,我忽然就理解了她。她所有的控制欲和不安全感,都源於她那個年代留下的烙印。她不是不愛我,只是用錯了方式。
「媽,對不起。」我真誠地看著她,「那天我說話也太沖了,沒顧及您的感受。」
婆婆擺了擺手,眼圈也紅了:「不怪你。是媽沒想通。你們年輕人的日子,就該你們自己過。以後啊,媽不管了。你們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只要你們過得好就行。」
那一晚,借著一碗面的熱氣,我和婆婆第一次,也是真正意義上地,敞開了心扉。我們聊了很多,從她的過去,聊到我的工作,從陳浩的小時候,聊到我們對未來的規劃。
我們之間的那堵牆,在那一碗面的氤氳熱氣中,悄然融化了。
從那以後,家裡的氣氛徹底變了。婆婆再也沒提過工資卡的事。相反,她開始學著尊重我們的生活方式。她會提前問我們周末有什麼安排,而不是直接替我們做主;她會和我討論買什麼牌子的家電更實用,而不是自己拍板。
而我,也開始主動地融入這個家。我每個月會固定拿出一筆錢作為家庭生活費交給她,剩下的錢,我自己打理。我會在發了獎金後,給她和公公買新衣服,帶他們出去吃大餐。
陳浩看到我和婆婆的關係日漸融洽,整個人也開朗了許多。他終於明白,一個家庭的和睦,靠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妥協,而是所有人的共同經營和相互尊重。
那張曾經掀起軒然大波的工資卡,後來靜靜地躺在我的錢包里。它不再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而是一個提醒。
它提醒我,婚姻和家庭,從來不是簡單的1+1=2。它是一門需要用一生去學習的、關於理解、邊界和愛的複雜課程。而我很慶幸,我們一家人,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最終還是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學會了如何去愛和被愛。























